首页 > 最新动态 > 协会副会长彭健锋出席“《专利池建设运行工作指引》下专利池建设的创新探索”圆桌对话
最新动态
协会副会长彭健锋出席“《专利池建设运行工作指引》下专利池建设的创新探索”圆桌对话
2025-11-104


图片 1.png

      2025年10月29日,“第三届知产前沿汽车论坛”在上海举办。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会长彭健锋出席大会,并参加了“《专利池建设运行工作指引》下专利池建设的创新探索”圆桌对话,总结了国内首个彩电专利池的运营实践经验,结合《指引》的核心内容,分析研判了建设自主专利池的重要考量因素,并介绍了中彩联专利池升级扩围的计划。

图片 2.png

协会副会长彭健锋在“专利池建设对话”中发言)

    

      圆桌对话由Via LA中国区总经理甘海兵博士主持,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会长彭健锋、紫藤知识产权集团副总裁文明、中国移动专利中心高级顾问高睿、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毛昊共同参与了圆桌讨论,深入探讨了全球专利池发展动态与中国路径。


      甘海兵博士介绍,当前,国际上商业化程度高、运营状况良好的专利池多由欧美国家主导,我国在专利池建设方面尚在积极探索阶段。今年6月,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专利池建设运行工作指引》,标志着国家层面对于专利池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


      高睿分享了《指引》的起草背景与目标。为保障专利池可持续运行、健康发展、公平有序竞争,《指引》提出四项建设原则:一是市场化原则,重点解决专利池可持续发展运行的问题;二是利益平衡原则,旨在引导专利池平衡好专利权人和实施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三是开放性原则,目的是保障同一领域专利权人在专利池建设运行中能够自愿加入、自愿退出;四是无歧视原则,目的是确保全体专利使用者获得均等的被许可机会。


      高睿指出,当前汽车、信息通信、音视频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专利池的需求旺盛,但我国专利池的建设基础、运行机制等方面与欧美国家尚有差距。《指引》旨在借助一站式许可,提高专利运营效率,降低许可成本,构建公平、合理、无歧视的产业生态。“近年来,专利池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高睿表示,专利池的成功需要依靠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这需要平衡专利权人与实施者之间的利益。《指引》特别强调了坚持市场化原则,并鼓励建设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国际化专利池。她也坦言,我国与专利池相关的法律法规仍有很大完善空间,期待未来在各界的努力下,持续推进与专利池建设适配的机制构建工作,以此平衡创新主体权益与产业协同发展需求,为专利资源高效转化提供更坚实的制度支撑。


      彭健锋分享了中彩联(CTU)建立和运营国内首个行业专利池的经验。近年来,中彩联(CTU)在专利运营、集体谈判、新技术推广、完善许可机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也在不断学习对标国际专利池的成功运营实践。专利池的本质是通过整合分散的专利资源,为产业链提供“一站式”许可解决方案,其核心价值在于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技术推广、平衡各方利益。《指引》中明确的专利池三大功能——提高专利许可效率、促进技术产业化、优化创新生态高度,在产业智能化、网联化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专利池有助于化解标准必要专利许可中的“碎片化”问题,是实现技术平权和产业共赢的重要工具。


      一个成功的专利池应如何组建?各位专家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答案。


      甘海兵博士指出,目前大多数专利池还是SEP专利池,选择“赛道”很重要。他提出了一个现实挑战:专利池的组建首先要经过第三方的认证和评估,而当前知识产权的评估体系尚无国际公认的标准,主要依赖行业专家。


      文明从历史纵深分析了专利池的使命与成功要素。1852年,为解决缝纫机厂商竞争问题,全球第一个专利池诞生,而经历百余年发展,近代专利池主要围绕SEP展开。他指出,一个能够孕育成功专利池的产业,首先必须具备巨大的市场规模,这是吸引各方参与和实现规模效应的基本前提。更重要的是,规模化的产业才能够达成技术标准与专利的深度融合,形成“技术标准化、标准专利化”的格局。此外,复杂的国际分工与全球性的技术应用需求,共同构成了推动专利池发展的外部动力。关于费率和权利人的选择,文明强调,这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专利池建设的目的,早期仅是权利人抱团寻求创新回报,发展至今,其运作考量更广泛的社会公众福祉,并受到FRAND等原则的严格约束。在此框架下,具体的许可费率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各方利益博弈与妥协的产物,会随着技术的代际演进而进行动态的再平衡。文明还阐明中国创新主体参与建设专利池的战略意义:我国作为世界主要工业输出国,要积极参与全球化分工过程中利益的分配,这实质是参与并主导全球工业规则的建设。


      彭健锋对此表示认同并强调,专利池的成功运行必须坚持《指引》所确立的市场化、利益平衡、开放性、无歧视四项原则。市场化运营是专利池可持续的基础。专利池要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起自我造血的商业模式,避免了过去部分政府主导模式难以持续的问题。利益平衡是关键。专利池的费率设定需综合考虑专利价值、行业利润水平等因素,既要保障创新回报,也要避免过度挤压被许可方的合理利润空间。开放性与无歧视是保障公平竞争的核心。专利池应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国内外权利人开放,并对所有实施者提供平等许可机会。


      彭健锋介绍,随着近年来中国消费电子产业正从“跟跑”向“并跑”和“领跑”迈进,如:印刷OLED、Micro LED、硅基微显示、激光显示、智能座舱等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逐步积累起大量的高价值专利和标准必要专利(SEP),中国专利池未来的可运营价值正在攀升,这是未来可以重点关注的赛道。中彩联(CTU)将在《指引》的指导下,积极推进现有专利池的升级扩围,并呼吁产业链各方共同参与建设,助力中国企业在全球专利治理中争取更多话语权。


       专利池运营挑战:消除信息差、填补人才缺口。


       甘海兵博士首先肯定了专利池的高效性与规模效应,指出其能够整合非专利实施实体(NPE),有效减少诉讼纠纷,这正是专利池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他也坦言,许可费率及许可层级问题仍是当前运营中最复杂的一环,需结合不同行业与企业特点具体考量。


       彭健锋聚焦许可生态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大量实践案例说明,终端厂商很难掌握其采购的零部件是否实施了标准必要专利,专利权人也很难评估其专利最终带来的经济价值。专利池作为一个中介机构,应利用自身优势尽力消除信息差,弥合分歧,推动许可双方达成合作,从而实现专利的经济价值回报。


       彭健锋认为,最近专利池和实施人之间的国际诉讼和禁令频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全球专利许可治理上存在缺失。视像协会(CVIA)和中彩联(CTU)也做了大量基础调研工作,组织制定了《消费电子领域知识产权许可机制指南》和《消费电子领域专利实施议价机制指南》等团体标准,对许可程序、信息披露、许可对象、许可价格等有更为具体的指引供许可双方参考使用。


       文明指出,专业的许可谈判必须由兼具深厚专业技能与产业洞察力的复合型人才主导,其关键作用在于弥合权利人与实施人之间的认知与利益分歧。


       高睿从实践层面补充,尽管我国在专利池建设、运营上仍处于追赶阶段,但已初步积累了人才与实践经验。她建议,要实现突破,必须构建适合我国产业发展的专利池,这需要构建多元参与的生态,尤其要重视实施人的真实需求与痛点。


       毛昊教授指出,当前专利池运营缺乏实务型专业人才,高校应加大这方面人才培养力度,将体系化的课程引入课堂。


        展望未来,一个健全的法律与政策环境对专利池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毛昊教授表示,专利池建设工作受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反垄断局等多个部门管辖,此次发布的《指引》为新时期专利池建设确立了合法性边界,也提供了合规性指导。面向未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应当做好基础性工作,如SEP必要性审查,监管恶意实施主体和专利池运行效率,同时加强人才引导,保持专利池的高效率、国际化运行。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中国专利池的建设和运营将更加注重市场化、国际化与权利人和实施人利益平衡。通过吸取历史经验、培养专业人才、营造宽松法律环境,中国企业有望在全球专利治理中获得更多话语权,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跨越式发展。

图片 3.png

      2025年知产前沿汽车论坛举办了三场圆桌对话。另外两场“汽车SEP许可费率的确定”对话嘉宾包括: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仲春副教授、OPPO知识产权总监/IP策略负责人余媛芳、Sisvel董事总经理邹亦雄、Magna International专利管理资深经理Dr. Micheal Schl?gl。“域外SEP政策及诉讼态势观察”对话嘉宾包括:中伦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张鹏、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王艳芳、大陆集团前全球IP负责人Dr.Roman Bonn、汽车许可谈判小组顾问Peter Chrocziel、同济大学中欧创新政策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Peter Ganea、Inter Digital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吴成剑等。

图片 4.png
图片 5.png



推荐阅读:


《客厅平板电视主流尺寸推荐规范》标准修订工作会议召开


协会秘书长出席深圳商用显示技术展,并与韩国显示产业协会和台湾显示器产业联合总会分别座谈


中国电竞显示引领全球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