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月度数据整理
2025年1月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市场月度出货
2025年1月,全球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为20.1M片,同比增长8.8%,环比去年12月下降2.7%;出货面积为15.1M平方米,同比增长10.8%,环比微降0.7%。
这是液晶电视面板的出货规模连续第五个月份实现了同比增长。
1月市场上涨的原因大致从整机生产商、面板制造商、整机品牌商三个角度:一、从2024年末开始,面板价格企稳,并显现涨价信号。在这种市场预期管理下,电视工厂对显示面板的订单采购和拉货都更加积极;二、面板厂商追求开门红,并力争上半年利润安全,因此稼动率维持高位,G10.5产线悉数满产;三、一线电视品牌从年初即提前展开市场份额的争夺,积极冲量。
当月,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的平均尺寸为49.8英寸,较去年同期增加了0.2英寸,环比亦增加0.5英寸。
新年1月,中国大陆面板厂在全球市场的出货量市占率在时隔20个月后再次站上70%,达到70.8%,同环比分别增长2.7和3.8个百分点。全年来看,预计2025年的市占率也将在七成之上,面板业的话语权将进一步集中到大陆面板厂。
整体来看,2025年初的全球电视终端市场景气度称不上很高。海外零售相对平淡,关税风波持续扰动市场;中国零售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暴涨之后进入2025年开始回落,高端产品出货节奏放缓;“国补”政策横扫一二级城市之后,在下沉市场的刺激效应不如预期。品牌大厂的库存处于相对高位。
2025年1月中国电视市场品牌月度出货
2025年1月,中国电视市场品牌整机出货量为442万台,同比去年1月增长5.5%,环比去年12月增长16.8%。
进入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政策的“无缝衔接”令产业界欣慰。刺激效果不仅反映在了产业情绪,也反映在了企业备货出货动作上。从去年10月的高能效电视大规模上市起,到今年1月,中国电视市场的出货量已经连续四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甚至,今年1月的出货量更是成为近13个月的最高点,高于2024年12个月份的最高点1月份。至少在市场和企业信心上,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零售市场的反应并不如人意,这可能也和春节假期导致的有效销售时间减少相关。根据洛图科技(RUNTO)零售监测数据,从1月1日至1月31日,中国电视市场在线上公开零售渠道(不含抖快等内容电商)的零售量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0%,尽管均价仍然在上涨,但线上零售额同比也发生了个位数降幅。
此外,最受益于“国补”的2级及以上能效产品,以及市场重点关注的Mini LED电视在线上和线下市场的零售量延续了大幅度增长。
2025年1月全球TOP电视ODM工厂月度出货
新年1月,全球电视代工市场迎来轻量级的开门红。统计范围内,2025年1月,Top10的专业ODM工厂出货总量较去年同期小幅增长1.1%。
尽管波动不大,事实上,当月还是有几个相当重要的变量在影响电视代工市场:一、处在美国发起的关税上调的窗口期;二、面板价格可预见的要上涨;三、一线中国品牌年初即启动冲量。
在统计范围内的10家专业工厂中,同比涨跌各半。在五家上涨的工厂中,尤以KTC(康冠)、MOKA(茂佳)、和Innolux(群创)的出货量涨幅显著,表现为两位数增速。
推荐阅读